放手讓子女接受挑戰 Esther:過分保護會造就高分低能

親子

發布時間: 2018/07/20 17:43

最後更新: 2020/05/18 12:42

分享:

分享:

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。

暑假開始了,我家兒子們參加了半天夏令話劇日營,每天都要接送他們。那天陽光異常普照,應該有30多度吧。我汗流浹背地在沒有冷氣的門外等待他們活動完畢。

終於等到兩個兒子完課,接過他們後,從夏令營到巴士站坐車回家需要步行10多分鐘的路程,由於天氣實在暑熱,他們各自把孭著的小背包除下,然後遞給我說:

媽咪,實在太熱,好辛苦呀,唔孭啦!

其實,我也是孭着媽媽必備的萬能背包,何嘗不是整個背脊都被汗濕透呢?雖然我們沒有太陽帽、沒有芭蕉扇、也沒有太陽鏡,卻有能忍耐的性格。況且,天氣熱並非什麼苦事,頂多渴點水、回家洗個澡、換件衫,立即就舒服哂!

於是,我速速拒絕他們的背包說:「你哋係可以忍受呢啲辛苦!」 

當然,他們熟悉阿媽性格,知道我是不會就範的,於是識趣地孭著背包,加快速度往巴士站,期望盡快上車吸一口涼氣。

香港孩子的辛苦,並非在肉體上,因為很多時候都不需要為自己身體反應作出思考。環顧身周,孩子未覺書包重,父母或工人姐姐已經為他們孭上;他們未喊熱,巳經拿著芭蕉扇在旁侍候;未肚餓,已經被安排飲食。看似是妥善的照顧,其實是沒殺了操練孩子的能耐。

我兒子約兩歳時,便做了一個決定,如果不是長時間外出,便不帶BB車。目的有兩個,第一:兒子要學自己行,第二:作為阿媽的我要學讓孩子自己行。

斷了BB車的後路,我便能真正學習怎樣鼓勵孩子走路,以及實戰地操練處理扭抱的情況。

其實很多媽媽的能耐,都是這樣決心操練出來的,和操練孩子自己走路一樣沒有分別。有時身邊太多幫忙,反而扼殺發現媽媽的精彩武功。

當媽媽對自己有太多保護,怕做不了、怕太辛苦、認為太多太多挑戰,他們亦不會懂得讓孩子接受挑戰。

 If the highest aim of a captain were to preserve his ship, he would keep it in port forever. 
 

假如船長的最高目的是要保存船隻,他把船隻便會永遠停留在避風港內了。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Thomas Aquinas

船隻是要航行的,需要練習經歷點點風浪,才能面對汪洋大海,到達目的地,我們的孩子亦是。

然而,很多家長只懂在避風塘內呵護,集中的就只有操練孩子學術上的知識,全為了安穩避過他們認為的風浪,這也可解釋為何會出現那麼多「高分低能」,良好學歷卻不能承受壓力一代的原因。

我認為,操練孩子的勇敢和視野是很重要的,首要讓孩子知道很多事情他們都有能力做到的,簡單如自己可以行、自己可以孭書包、自己凍會着衫、自己熱會喝水,自己可以捱苦。最後,當然是他們可以選擇,離開避風塘,驕傲地尋找自己的海洋。

如果你想歡呼孩子離開港口,父母先要嚮往大海。各位爸媽,希望大海見!

文章獲我家孩子不上幼稚園授權轉載,更多文章可點擊 

撰文 : Esther Chu